讲述我国冷链物流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国目前还没有形成自主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冷链物流的发展相对落后,冷链物流的成本也比较高。
1. 冷链运输率低
长期以来,我国初级农产品冷链运输率一直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国外果蔬、肉类、水产品的80%~90%为冷链运输,而国内冷链运输率仅为15%、30%和40%;国内冷链过程断链比例高达67%、50%和42%,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冷链断链比例。
这是由于国内普遍缺乏冷链意识,消费者对生鲜品是否需要冷链保鲜尚没有严格要求,同时我国冷库分布区域性不均衡也导致大量产品的冷链环节出现“断链”现象。在不具备充分冷链流通的情况下,果蔬类食品损耗量高达15%(发达国家的损耗量约为5%),损耗价值超过500亿元,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另外,我国冷冻食品年人均消费量仅为10kg,低于日本的20kg,远远低于美国的60kg。这是由于中国居民对于冷冻食品依赖性较弱以及冷链食品供给端尚未产业化、规模化所致。
2. 人均冷库容量偏低、分布不均
根据全球冷链联盟(GCCA)的统计数据,2016年全球人均冷库容量为0.2立方米,印度冷库容量为1.41亿立方米,位列全球一,二、三名分别为美国与我国,冷库容量分别为1.10亿立方米和1.07亿立方米,但人均冷库容积不到发达国家的1/2。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域性特点,我国冷库分布不均匀,华东地区冷库容量已占到全国冷库总容量近46%,其中山东、上海、江苏发展速度较快,冷库容量居前列;而我国果蔬产地的内陆各省市市场冷库容量仍旧偏低,造成冷链物流在生产源头缺乏预冷,产生源头“断链”。
局部供需的不匹配和冷链运输能力不足导致北京冷藏物流企业仓储能力未充分发挥,与人口、经济发展并不匹配,这也决定了冷链物流未来成长的空间依然较大。
3. 行业集中度低,利润率低
从竞争格局看,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处于较早期阶段,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根据中物联冷链委统计,2015年中国百强企业收入总额不足冷链市场的10%,美国前5强冷库企业占市场份额约63%,而从2015年中国冷链物流百强企业排名来看,前10家企业总收入占百强企业总收入的48.5%,前20家企业总收入占百强企业总收入的61.4%。
缺少预冷环节、经营集中度低、信息缺乏有效管理造成我国冷链成本昂贵。发达国家冷链的利润率要远远高于我国。在不久的将来怎样控制成本,减少商品损耗率是众多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
最近浏览:
相关新闻
- 生鲜电商遭遇生死劫 冷链物流并非绊脚石 2019-09-26
- 居民消费升级 冷链物流两公里难题亟待解决 2019-10-08
- 冷链发展前景可观 关注企业越来越多 2019-09-29
- 全面拥抱大数据时代 解决冷链物流行业痛点 2019-09-21
- 冷藏车市场需求居高不下 想要进一步发展仍需进行标准化管理 2019-09-30
- 信息技术是解决冷链物流痛点的一剂良药 2019-09-27
- 2019市场分析:冷链物流行业即将迈入“五高” 2019-09-28
- 怎么才能做好冷链物流 2019-09-19
- 做好冷藏物流行业技术保障市场生鲜冷藏食品质量安全 2019-09-20
- 货物运输开启移动互联新世界 2021-01-23